目录
一、前言
二、正文
1.友元
1.1友元函数的使用
1.1.1外部友元函数可访问类的私有成员,友员函数仅仅是一种声明,他不是类的成员函数。
1.1.2一个函数可以是多个类的友元函数
2.友元类的使用
2.1什么是友元类
2.2 友元类的关系是单向的,不具有交换性。
2.3 友元类关系不能传递。
3.内部类
3.1内部类的使用
3.1.1 由于内部类是一个独立的类,跟定义在全局相比,它只是受外部类类域限制和访问限定符限制,所以外部定义的对象不包含内部类。
3.1.2内部类默认是外部类的友元类
4.匿名对象
4.1匿名对象的应用场景
一、前言
昨天我们已经分享了类和对象中类型转换和static成员的知识,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一下:
https://blog.csdn.net/yiqingaa/article/details/144066165
今天让我们在一起学习类和对象中的友元、内部类,和匿名对象吧。
二、正文
1.友元
- 友元提供了一种突破类访问限定符封装的方式,友元分为:友元函数和友元类,在函数声明或者类声明的前面加friend,并且把友元声明放到一个类的里面。
- 外部友元函数可访问类的私有和保护成员,友元函数仅仅是一种声明,他不是类的成员函数。
- 友元函数可以在类定义的任何地方声明,不受类访问限定符限制。
- 一个函数可以是多个类的友元函数。
- 友元类中的成员函数都可以是另一个类的友元函数,都可以访问另一个类中的私有和保护成员。
- 友元类的关系是单向的,不具有交换性,比如A类是B类的友元,但是B类不是A类的友元。
- 友元类关系不能传递,如果A是B的友元,B是C的友元,但是A不是C的友元。
- 有时提供了便利。但是友元会增加耦合度,破坏了封装,所以友元不宜多用。
1.1友元函数的使用
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我们的Print函数中系统爆出了警告,说A::_a1、A::_a2是不可访问的。那是因为_a1、_a2被限定符private给限制住了,在类外面无法访问类里面的私有成员(这里是_a1和_a2)那么我们如何在类外面定义的函数访问我们的私有成员呢?这里我们就可以借助我们的友元函数来解决这个问题:
#include<iostream> using namespace std; class A { public: friend void Print(const A& aa);//我们只需要把函数抄写一下放在类里面,然后前面加个friend就行。 A(int a1 = 1, int a2 = 2) { _a1 = a1; _a2 = a2; } private: int _a1; int _a2; }; void Print(const A& aa) { cout << aa._a1 << " " << aa._a2 << endl; } int main() { A a; Print(a); return 0; }
友元函数的使用方法很简单,只需要把定义在类外面的函数抄写一份到类里面,然后在函数前面加个friend就行了,friend+函数->友元函数(前提是这个函数定义在类外面,不然这么做其实无实际意义,毕竟如果这个函数是定义在类里面的,直接就可以调用私有成员。没必要多此一举)
- 友员函数可以这么理解:之前我们是陌生人,我去你家里玩,私闯民宅这是违法的。不过现在我们是朋友了(我是你的友元函数,如上图中Print是类A的友元函数,即Print是A的朋友)那么我去你家玩,就没有任何问题了。
- 友元可以定义在类里面的任何地方,哪怕是定义在限制符private里面都没问题,不过个人建议放在类里面的第一行,易于让人知道:哦,你使用了友元函数(清晰明了)。
1.1.1外部友元函数可访问类的私有成员,友员函数仅仅是一种声明,他不是类的成员函数。
如图所示,当我们想要通过 类名+::的方式去访问类中的公共成员的时候,只发现了类A的构造函数,而没有发现Print,这说明了友员函数仅仅只是一种声明,而非是这个类的成员函数。
1.1.2一个函数可以是多个类的友元函数
#include<iostream> using namespace std; class B; class A { public: friend void Print(const A& aa,const B& bb);//Print是A的盆友 A(int a1 = 1, int a2 = 2) { _a1 = a1; _a2 = a2; } private: int _a1; int _a2; }; class B { public: friend void Print(const A& aa, const B& bb);//Print是B的盆友 B(int b1 = 3, int b2 = 4) { _b1 = b1; _b2 = b2; } private: int _b1; int _b2; }; void Print(const A& aa,const B& bb) { cout << aa._a1 << " " << aa._a2 << endl; cout << bb._b1 << " " << bb._b2 << endl; } int main() { A a; B b; Print(a,b); return 0; }
由上图可知,函数Print不仅是类A的盆友,同时也是类B的盆友。就像一个人可以是很多人的盆友一样,并不是独属于你的盆友。
2.友元类的使用
2.1什么是友元类
定义:一个类可以将另一个类声明为它的友元类,被声明为友元的类将获得对原始类所有成员的访问权限,无论是私有、保护还是公有成员 。
#include<iostream> using namespace std; class B; class A { public: friend class B;//这里我们直接让B整个类都是A的盆友,这样我们不仅在Fun1函数中能使用A中隐私变量,在Func2中也能使用A中隐私成员。 A(int a1 = 1, int a2 = 2) { _a1 = a1; _a2 = a2; } void Func1() { cout<< _a1 << " " << _a2 << endl; } private: int _a1; int _a2; }; class B { public: B(int b1 = 3, int b2 = 4) { _b1 = b1; _b2 = b2; } void Func2(const A& aa) { cout << aa._a1 << " " << aa._a2 << endl; } void Func3(const A& aa) { cout << aa._a1 << " " << aa._a2 << endl; } private: int _b1; int _b2; }; int main() { A a; B b; b.Func2(a); b.Func3(a); return 0; }
就例如上图所示,如果我们想在B类中任意使用A中的私有成员(_a1和_a2)我们可以让B一整个类都成为类A的友元,这样我们不仅让类B中的Func1能访问到A中的私有成员(_a1和_a2),Func2中也能访问到A中的私有成员(_a1和_a2)。
2.2 友元类的关系是单向的,不具有交换性。
比如A类是B类的友元,但是B类不是A类的友元,我们如果想要在A类中访问B中私有成员(_b1和_b2)就访问不到。
2.3 友元类关系不能传递。
如果A是B的友元,B是C的友元,但是A不是C的友元。
可以理解为我是你的盆友,你是他的盆友,但这并不意味着,我和他就是盆友。
3.内部类
- 如果一个类定义在另一个类的内部,这个内部类就叫做内部类。内部类是一个独立的类,跟定义在全局相比,他只是受外部类类域限制和访问限定符限制,所以外部类定义的对象中不包含内部类。
- 内部类默认是外部类的友元类。
- 内部类本质也是一种封装,当A类跟B类紧密关联,A类实现出来主要就是给B类使用,那么可以考虑把A类设计为B的内部类,如果放到private/protected位置,那么A类就是B类的专属内部类,其他地方都用不了。
3.1内部类的使用
#include<iostream> using namespace std; class A { public: A(int a1 = 1, int a2 = 2) { _a1 = a1; _a2 = a2; } void Func1()const { cout<< _a1 << " " << _a2 << endl; } class B { public: B(int b1 = 3, int b2 = 4) { _b1 = b1; _b2 = b2; } void Func2(const A&aa) { cout <<aa. _a1 << " " << aa._a2 << endl; } void Func3(const A& aa) { cout << aa._a1 << " " << aa._a2 << endl; } private: int _b1; int _b2; }; private: int _a1; int _a2; }; class B { public: B(int b1 = 3, int b2 = 4) { _b1 = b1; _b2 = b2; } private: int _b1; int _b2; }; int main() { A a; return 0; }
上面就是我们简单的写了个内部类。类B被定义在类A的内部。
3.1.1 由于内部类是一个独立的类,跟定义在全局相比,它只是受外部类类域限制和访问限定符限制,所以外部定义的对象不包含内部类。
看图可知,外部定义的对象a中没有类B,只有成员函数Fun1。
3.1.2内部类默认是外部类的友元类
因为B被定义在A中,所以B是A的盆友,即在B中可以任意访问到A中的私有成员。
例如:B中的Func2和Func1都能访问到A的私有成员(_a1和_a2)。
4.匿名对象
- 用类型(实参)定义出来的对象叫做匿名对象,相比之前我们定义的 类型 对象名(实参) 定义出来的叫有名对象。
- 匿名对象生命周期只在当前一行,一般临时定义一个对象当前用一下即可,就可以定义匿名对象。
如上图所示,就是有名对象和匿名对象的区别。
值得注意的是:匿名对象的生命周期,只有该匿名对象创建的哪一行,一旦运行到下一行,该匿名对象就被销毁了。
4.1匿名对象的应用场景
匿名对象的使用主要是方便。例如:
我们只是想调用一下成员函数Func1:
- 创造有名对象a,再通过实例化对象a访问Func1,需要两行代码。如上图标号1。
- 直接创造匿名对象,直接访问Func1,只需要一行代码。如上图标号。
现在知道匿名对象的作用了吗,其实就是为了图方便,能写一行代码完成的事情,为什么要写两行呢,对吧。
三结言
本次博客的分享就到这呢,同学们咱们下次再见,拜拜喽。